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聾啞節-每年7月12日

  • 發布單位:身心障礙福利科
  • 資料提供單位:社會局

【聾人Deaf】
主要通過手語進行交流
有高度的聾人文化身份認同

對於聾人來說,我們是一個擁有屬於我們的語言、文化、歷史、及獨特生活方式的族群。使用『聾人』一詞代表的是文化角度的認同,而非社會大眾從醫學角度去理解使用的『聽障』。也因此使用了大寫「D」的Deaf來表示我們是一群具有聾文化身分的人。

仰賴視覺生活的『聾人』族群成員,主要通過手語進行交流,每個國家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手語,就如同每個國家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語言一樣。『台灣手語』是台灣聾人用以溝通的手語,因日治時代成立的兩所啟聰學校,台灣手語有一部分是受到日本手語的影響。

「聾啞節」的由來:
一個較鮮為人知的節日-聾啞節,源於將一生奉獻給聾啞事業的梅耐德女士。梅奈德女士是一位美國人,為了紀念他這一生的奉獻,在民國36年舉行第一屆聾啞社員大會時,特以梅耐德女士的生日7月12日定為聾啞節。